
小时候,特别烦父母成天没完没了的唠叨。这些唠叨大多都是指责我们姊妹几个的缺点和坏习惯。也许是父母的期望太高,总盼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成龙成凤,有所做为。无奈一片空白的脑子,无知至极的我们总是逆耳难从。母亲的唠叨最多,贯穿了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一天天的长大和思想意识的丰富,我不再讨厌母亲的唠叨,现在反倒怀念起她的唠叨了。
记忆里母亲的唠叨总是从她一起床就开始了。“早起一时,松乏一天”,挂在嘴边朴实而简单的这句话,开启了母亲勤劳而唠叨的一天。每天天还没亮,父母就早早起床,黑天暗地打扫房间院落的卫生,准备一天的吃穿住行。贫困和忙碌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出而耕的父母总觉时间过的太快,活路太多,忙不过手脚时总盼望着还是孩童的我们能搭把手帮帮忙。贪玩的我们却总是嚰嚰叽叽喜欢随性懒散,喜欢过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这在大人看来就是不听话不懂事不靠谱,随之而来的便是喋喋不休的唠叨,还有定不完的规矩。时间长了,心中难免滋生抗争的敌意,谁愿意被别人捆绑手脚,困在他们安排的笼子里呢?对于初生牛犊、狂枉不羁的我们,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父母的唠叨时常还会伴随更为严厉的惩罚——棍棍棒棒的敲打。束缚和反抗是天生的冤家对头,挨打挨骂的时候我时常期盼自己快快长大,成为孩子眼里的大人——父母。在我稚嫩的童心中单纯的认为大人至高无上,不会再受唠叨和啰嗦之苦,可以自由自在了。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良苦用心,小时候真是难以接受和理解。小学毕业后我考入故郡中学,老家离学校近十里远,每天早上五点来钟母亲就早早起床为我做饭,收拾好衣服书包,安顿我吃饭穿衣,然后在千叮咛万嘱咐的唠叨声中送我上学。我对那些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司空见惯,从不上心。后来住校了,当时近千人的学校只有一个小窗口卖饭。每到饭时人山人海,你挤我拥,用尽浑身力气才争抢一碗清淡寥寂的片片面。我的初中生活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过,在难眠慢长的黑夜里,食不裹腹的日子使我潸然落泪。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母亲平日里做的粗米淡饭,还有揉进唠叨里融融的爱意和温暖。它让我在饥饿和困难面前变的坚强,在狂风暴雨中变得成熟。上了益店高中,学校的伙食虽然有了改善,但对十七八正长身体的我们来说仍然是饥饿难耐,温饱难足。每个周三和周末都要回家背馍,母亲总会变着花样烙㶽盔,蒸花卷尽力满足于我。她会提前把换洗的衣服洗净叠平,整齐地放在炕头,背包里塞满香味四溢的香馍,唯恐不够,担心影响了我学习和身体。这些生活的琐碎和母亲的唠叨陪我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并深深地烙烫在我的脑海里。
四季更替,岁月轮回。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对我们传承自父母的唠叨和默守陈规式的教育方式,已经非常的反感和厌恶。他们对网络游戏和手机的痴迷已达到发狂的地步。网络和新闻里常会看到这样的悲剧:某地一学生被父亲没收手机后而从高楼一跃而下;一高三男生因老师没收手机而利刃相向;一女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被母亲责骂之后而投河。还有一位做老师的同学告诉我,他监考时发现一同学抄袭别人试卷没收后,那位同学突然开窗要挟跳楼,他心惊肉跳地归还了试卷,无可奈何。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却以生命为赌注去赢得胜利,为人父母的我,心如刀剜!我想声斯力竭的问一句孩子们:你们怎么啦?你们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吗?呱呱坠地的你们从小到大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的艰辛吗?愚味无知的年少,因为你们一时冲昏头脑的行为而让父母所有的付出都化为泡影。断送了自已的前程,破灭了父母的殷切期望,把撒心裂肺的悲伤心痛留给残缺不全的家庭和父母,你们忍心吗?生命是上帝的恩赐,孩子是父母的骨肉。生命在成长中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父母亲人的呵护,更需要他们的唠叨和管束,它不是枷锁而是沉甸甸的爱与期盼。为了自己一时贪念享乐和膨胀的欲望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你们亳不痛惜吗?为了那些不图回报和无私地付出,你们不该留下点硕果和慰藉吗?如今对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仅仅是反抗唠唠叨叨的言语,而是上升到不惜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家庭不能说,不敢说;学校不能管,不敢管。教书育人的教师成了提心吊胆的职业,老师成了笼中的鸟,下有学生、家长的斥责,上有校长、局长的训诫。老师在自危自救中只能“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让他们多么的伤心和无奈。人到中年的艰难和辛酸只有经历之后才刻骨铭心。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早已疲惫不堪,心哀力竭。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悯念促使我们不得不“唠唠叨叨”。我从顽童到父母角色转换的亲身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唠叨是多么的暖心和坦诚。潜移默化中我感受到父母的唠叨似股股喷涌的清泉,滋养和温润我们干涸枯萎的心田;是山花烂漫的春天,唤醒和催绿我们沉睡昏暗的生活;是如影相随的陪伴,嘘寒问暖为我们抵挡风寒。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我们凝视苍芎,思絮万缕;它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灯盏,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多少次静下心来,我想与你心平气和地谈谈心。总想推心置腹,让爱融进彼此的心里。我放下做父母的威严,想做你心心相印的朋友。不曾想我低三下四地渴求在你烦闷暴躁的吼叫声中变得如此脆弱,三言两语就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望着你甩门转身而去的身影,我的心“咯噔”一跌,脑子一片昏沉,空白如纸。你总是嫌我太啰嗦太唠叨,说我只会输灌一些美妙的心灵"鸡汤"。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被遗落风沙中的老人,负重前行却不知所措。尽管如此,而我还在原地痴痴地等你,等你回转的身影……
走过繁华心生仰慕,历经沧桑心存感念。我相信,当你身陷囧途难以自拔的时候,你会顿悟,父母唠叨里饱含的深爱,它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暖心最美妙的语言。
2020年2月23日
作者简介:
李周生,岐山县故郡镇人,爱好文学和书法。休闲之余常随笔记录生话中的点滴往事,以享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