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蝴蝶之美
文/张桂萍
禁足二十余日的午后,春阳宛如还没撩开面纱的少女,羞羞答答若隐若现,微风和煦,舒适宜人。
如此美妙的时节,不去踏青不去徒步,不去超市不去菜市场,不去人多的地方扎堆。戴着口罩、沿着家门口那段废弃、行人稀少的铁轨漫步、一路观赏。
铁轨两边的空处,早被勤劳人开垦成了菜地。雨水惊蛰之间,红白萝卜已不是菜地的主角,香菜韭菜芹菜大蒜香葱----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冬天鲜嫩的白菜红菜此时明显过季。只要菜地主人不把它们连根拔除零落成泥,在明媚的春光里便尽情绽放,黄灿灿一片花朵迎风摇曳,以最美的姿态呈现暮年之优雅,轮回明年的重生。
与从前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流光溢彩的热闹场所相比较,菜地是安静而质朴的。一块块被翻挖、除草的菜地、梳理的整整齐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每一颗种子的播散、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之日,几乎都是如约而至吧?栽种者付出多少劳动,就有多少收获。这种没有欺骗和虚伪、没有阴谋与恶意的回报,这种人类与植物之间的敬重与懂得,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善。
不管人处在如何炫耀的高位,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又有谁能离开菜地的滋养?土地是永远的母体,是永远的诞生与回归之所。全世界的文明,都源于土地的积累与贡献。不然,英文单词祖国,为什么是由母亲和土地组合?“百善孝为先”,孝敬母亲、热爱土地,是人类之大善。
当宅家二十余日没有双脚亲吻土地、衔接地气时,身心犹如悬空一般,高高吊着。离开水泥楼房、沥青马路,几分钟后闻到土地的芳香,看到一片片菜地蓬蓬勃勃的生命,仿佛听见种子在土里一节节钻出来的声音。如同笼子里关闭太久的鸟儿飞向天空一样。尽管天空依然不是那么辽阔、那么无拘无束,想走哪儿就到哪儿。但和在武汉已独自宅家四十多天,每天倒垃圾都需全副武装的儿子相比,能够自由自在、于春光里流连一片菜地,感受自由的空气与春日的美好,不只是好一星半点哟!
不远处,看见一大男人领着三个孩子正在追赶着、欢腾着、尖叫着。经过他们走进一看,男人高高举着长满枝叉的竹条,像一把自制的轻便扫帚,在空中拍来拍去。
我好奇地问:“你们做什么呢?”
“抓蝴蝶。”一个女孩的童声回答。

倏忽,看见男人把菜花中飞舞的蝴蝶从高处拍到地上,侥幸没晕没残没死的蝴蝶以敏捷的姿态,朝另一高处飞翔。被追赶拍打的蝴蝶,那一刻是不是很惊恐、很慌乱、很无助、很愤怒?面对突如其来摧毁生命的进攻,无力反抗、不能发声。只有飞的更高、更远,以求“玩命天涯”,逃离眼前莫名的战争?
蝴蝶是地球上随处可见、数量众多的昆虫。它翩翩起舞的姿态、多姿多彩的颜色、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茧成蝶的凄美爱情故事,“梁祝”那一段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小提琴曲,无数爱好舞蹈的舞者、用灵魂用肉身、演绎蝴蝶唯美的舞姿---这一切无不让我对蝴蝶,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爱恋、好感与同情。一只蝴蝶和一个人一样,于大千世界是微不足道的、脆弱的、渺小的生命,每天也要为自己的生存四处奔波,四处碰壁,要面对自然的灾难与来自人类的陷阱、阴谋与迫害。活着,都不容易!

一次我看见一只在风雨过后、拼命在泥水中挣扎的蝴蝶。它想飞,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却一直没有放弃。一次一次煽动翅膀试飞,终于离开了泥潭,挥动着镶嵌泥点的翅膀,在雨后的阳光中盘旋、飞翔。霎那,为自然界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敬畏、感动,备受启迪与鼓舞。
每当在野外徒步,偶遇路边野花从中蹁跹舞蹈的花蝴蝶,总是放慢脚步、屏住呼吸、轻轻尾随、渴望定格美之精灵。
《不要打扰一对做爱的蝴蝶》,很多年前无意间读过此文。内容早已遗忘得毫无踪迹,而这个特别的标题,这位值得敬重、学习的作者,这份充满善意的人文情怀,让我一直铭记在心。
打扰纵然不行,捕杀绝对不人道。
禁足后的你我,是否体会到,无拘无束不被干扰的自由,是多么可贵?蝴蝶也同样渴望在五彩斑斓的菜花中任意放飞呀?我这样想的时候,突然心底隐藏着一种压抑的愤怒,脱口而出:“怎么可以这样?你们不觉得很残忍吗?”
这样阻止与谴责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路人有点多管闲事?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看到那个男人,并没有停止对蝴蝶的乱扑乱打。
然后我对着三个孩子说:“如果有人无缘无故地追你、打你、捉住你,你高兴吗?愿意吗?”
“如果有一天,老师教你们要好好爱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中的每个生命,那你们这样的行为对不对?”

孩子们愕然地、睁大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我。那个男人既没反驳也没责怪我。他一直背身对着我。只是奔跑的脚步减速了,高举武器与乱扑的手渐渐放下了。显然,也许他从来没有如此思考过。捕抓几只到处都是的蝴蝶是残忍?他只是在疫情期间,领着不能随便外出、无处可玩的孩子们,到菜地里捉蝴蝶解闷、寻开心。一个陪伴孩子娱乐的父亲,是爱孩子的。其内心也许是柔软而善良的。我不知道他从事什么职业,但从他捕杀蝴蝶不仁慈的狠劲来看,估计他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不高。也许他处在社会最底层、没有受过良好教育?

一路看过来,菜地里有白色、紫红、玫红、黄色的菜花,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的不同与美丽、花朵之上飞舞着嗡嗡作响的蜜蜂与蝴蝶。可以讲述蝴蝶与蜜蜂采蜜的故事---可以用手机为孩子们抓拍童趣无邪、天真可爱的画面,定格2020年这个特别春天的特别记忆。若干年后,和孩子们一起回忆,那片废弃铁路两旁菜地的嬉戏、玩耍的情景。这样既能感受父爱,又能亲近菜地之美好。某一日,孩子们在上学后作文时,说不定自觉重温眼前的一切?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示范一种人性的恶意?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另一种生命的痛苦上?孩子的心灵多么的纯洁,如同这一片刚开垦出来的菜地,没有一根杂草,非常纯粹、干净整洁,播撒什么种子就长出什么果实。而在这片纯粹的土地与纯洁的心灵之上,以父爱的名义夹杂着如此人性之恶,去摧毁一个比自身更加卑微的生命,能不悲哀与心痛?
但愿我的阻止能让这位父亲惊醒与思考。但愿他和孩子们从今心生善根,友好善待自然中如同你我一样弱小的生命。
这么边走边想。一位正在翻挖菜地的老人,停下锄头挥挥手说:“出来散步呀?”
“是呀,在家憋坏了。这一片菜地都是你的?你也是个闲不住、发狠的人!”
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健康、友善、热心。一直在横龙公园坚持健身、登山、散步,打球。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他经常背着锄头登山。看见陡峭泥泞、杂草丛生的山路,随时开路修路,方便自己也方便行人。
打理好的菜地已种下了新菜苗。看见路边一堆刚挖出的菜。我好奇的问:“这是芥菜吗?”
“是娃娃菜。很嫩的。比芥菜更好吃。喜欢吃冒?拿两蔸回家。”
不管是菜场刚上市的娃娃菜,还是经过加工带点微酸的娃娃菜,对我来说,都是美味。但菜叶长成芥菜一样高大的娃娃菜,还真没见过、吃过。于是,我以虔诚的姿态蹲下,捧起一兜刚与泥土分离的娃娃菜,带着对老人的感恩、对美味的期盼,如同捧着人世间满满的善意,朝家走去。

2020年2月29日
作者简介
张桂萍,女,副教授。六0后。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安源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写作,舞蹈,朗诵。著有散文集《生命是一种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