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里
卫铁生
很少给别人作品写评论,觉得所有评论,对于原作,都属于第三者插足。
解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你剥开表皮看实质的时候,实质就已经在那里了。
读北斗先生的歌词《我在这》,仿佛锤子砸在楔子上,是疼的实质?还是完美的制作?答案往往在作品之外。
知者和不知者,都陷入围城。热情或冷漠者,都在这里。
诘问、恐惧、抗争、奉献,不单单是名词动词的集合,这里有大篇幅。
“是谁总在惦记/一座城市的足迹/寒风中去了哪里”,歌词的开卷,关怀的心情溢于言表。
只是,谁是谁?是个体还是群体?大寒的环境,一座城去哪里取暖?值得思考。
疫情的中心区,谁麻木?谁恐惧?谁承受孤寂?如果经历是过程,可能这些都是不期而遇。
歌词第一段,像一把钥匙,足够打开一扇门,残酷的现实的门,以及无法说破的门。
这里没有精雕细琢的句子,也没有喊空洞的口号。只是选一个切入角,把自己先融入其中。
也许那个谁就是我,那座城市就是我,那灾情那惦念就是我。嗯,我在这里。
那个我,是一袭袭天使白衣,是一身身战士草绿,是雷火之力。
那个我,是擦干泪滴的手,是勇气的心,是温暖,是不放弃,是大地别样的春天。
“也许风雨过去/究竟谁人能记取”。一种追问,是给所有醒者的。
如何总结伤痛,如何铭刻点点滴滴的人与事,可能是社会辞藻,也可能是道德音符。
凑热闹的人,旁观者,一线战疫的勇士,各有不同的世界观阐述风雨。
对于这场浩劫,要誉或逃名,矫情与直节,无疑是最好的检测。
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刻画风雨中的失与得,记得什么,不记得什么,余韵有音。
以上,只是我对北斗先生歌词的粗略解析,加一些自我的小情绪小感悟。
其实,我没有读他,我只是读了一回自己。有些凌乱,有些庸常,这是我作为小市民的弊端。
但,我依然也在其中,愿意与北斗先生一起,把疼和爱,好好修缮。
我们健康,家园健康,祖国健康,这不是口红涂画,是心声。
歌评者简介:卫铁生,辽宁人,现居深圳。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诗歌痴爱着。出版诗集九部。
我在这
词曲/北斗
是谁总在惦记
一座城市的足迹
寒风中去了哪里
是你正在经历
一场不期的恐惧
冰雪里承受孤寂
啊——阿——
请擦干你的泪滴
看看谁在这里
那一袭袭天使白衣
请擦干你的泪滴
看看谁给的勇气
是一身身战士草绿
雷火之力
熊熊燃起
他将温暖这春的大地
雷火之力
熊熊燃起
他将温暖这春的大地
也许风雨过去
究竟谁人能记取
彩虹里多少汗迹
是你还在梦里
一场生死的角力
黑夜里从未放弃
啊——阿——
请擦干你的泪滴
看看谁在这里
那一袭袭天使白衣
请擦干你的泪滴
看看谁给的勇气
是一身身战士草绿
雷火之力
熊熊燃起
他将温暖这春的大地
雷火之力
熊熊燃起
他将温暖这春的大地
词曲作者简介:北斗,七星斋主人,诗人,词曲创作人。作品多次被人民网、中国诗歌网、百度、今日头条等各大网络平台发表、评论及收录。代表作有:《同桌》、《过了》、《留白》、《枕梦》、《等哪个秋天》和《我在这》等,2019年获“中国诗歌春晚”十佳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