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王杰 序
文/周凤森
春情绚丽万姿翩
山水明淡钩月南
自古东缗英雄地
王杰精神万年传

王杰,五十年前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名字,他与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等诸多解放军英雄们一起共同谱写出一个时代的英雄赞歌。王杰牺牲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其题词或批示等,号召人民向王杰同志学习,挖潜王杰的时代精神。毛泽东给王杰同志的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倡和表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992年1月,江泽民同志到王杰生前所在连视察时,称赞“王杰是一面旗帜”,并亲笔题词:弘扬两不怕精神,培育“四有”革命军人;2005年,在王杰牺牲四十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作出批示:继续大力倡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参观连队荣誉室和王杰班的战士们座谈,并做出重要批示:“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官兵们纷纷表示,大力学习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带头做新时代的王杰式好战士。

王杰的事迹不仅激励着部队战士,也感动中国,感动着亿万人民。2009年9月,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山东省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同年同月,王杰的牺牲地江苏省将其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的人物”。今天,我有幸来到王杰故里山东省金乡县,踏过英雄的故土,重温英雄的成长过程,采写英雄的故事。这里不仅是英雄王杰的故乡,也是鲁西南战役的主战场之一。金乡历史悠久,自古英雄辈出,在这块人杰地灵之地,蕴藉出一个英雄的伟大灵魂!五十五年过去了,王杰作为金乡人民的优秀代表,虽然生命定格在二十三岁的青春年代!但王杰精神将在人民心目中永熠光辉。

踏入王杰故里,早已感受到金乡文化的浓厚,从诚信之乡到大蒜之乡,从曹操屯兵到鲁西南羊山血战,一方水土的风清气正也就蕴酿出这方水土的人杰地灵。动笔书写英雄王杰,是我来到金乡的一大心愿,当然又心怀忐忑,几月来,我所能搜集到的有关王杰的材料非常有限,而做为英雄既有平凡的一面,但更有其不平凡的思想铸造、伟岸形象与意志体现,能否将王杰故事、王杰事迹、王杰精神以及王杰成长历程的校园风采、乡村逸事、部队生活等栩栩如生地贯穿书中,我没有任何把握,但愿本书能够再现英雄王杰的光辉形象与峥嵘年华,若有材料让我坚持到底,我即心满意足。
作者于2020.2.28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