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哲 ‖《文论箩筐》
11、人民需要这样的书记
——廉政话剧《百姓书记》观后
原创 吴万哲 西府新传奇

人民需要这样的书记
——廉政话剧《百姓书记》观后
●吴万哲
[编前话]
此文约写于2008年7月,稿子写好了,却仍在一边没有管,这次旧作新拾,感觉还有点意思,便信手发在这儿。当时,市上举办了新编话剧《百姓书记》宝鸡巡演活动,市纪委工作的老同学送我一张票票,便蹭了一次戏,遂写了此文。也许这样的书记凤毛麟角,但人民却在不断呼唤。反腐永远在路上。廉政就是永远的话题。此剧不当衰,文也就日日看,日日新。

6月27日,由市纪委等编排的大型话剧《百姓书记》在宝烟俱乐部公演,笔者有幸观看了此剧。这出话剧以“全国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山西省信访局局长、原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委副书记梁雨润”的先进事迹为原型,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县的纪律书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刚正不阿的崇高形象。看完此剧,我深为剧中主人公——百姓书记梁雨润“听民声、理民事、解民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的精神风貌、优秀品质和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全剧没有叙写梁的高大、完美,而是讲述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某村村民被村长欺负得活不下去了,集体到县纪委上访。梁雨润下乡归来,忙让办公室主任给群众买饭,可群众却不要这样的客套,他们只要书记的一句话:这事能不能解决,啥时候解决?梁雨润当即表态:能解决,五天就解决!他的话掷地有声,群众欣然离去。他言必信,行必果。结果五天不到,只四天时间便解决了,群众为他放鞭炮,送锦旗,称他为“百姓书记”。

第二个故事有些复杂。农民石成俊贷款6万元收购贮存6万斤梨,期望在冬春季节卖个高价。本村恶势力伙同县公安局刑警队长李相、县法院干警杨东海等人,强行据为已有,这个农民多次告状,还被法院将其非法拘押7天,他的妻子被逼疯,孩子失学,可事情过去了三年,还告状无门……史英俊欲哭无泪。“真是无法无天”听完史英俊的哭诉,梁雨润心潮起伏。他又一次表态:“只要你说的是事实,我们一定会惩处那些不法之徒!”可态度好表,事情难办,这个案子牵扯的是掌握执法权力的公、检、法。在梁雨润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浩然正气面前,一个个领导屈服了,骄恨狂枉的李相伏法了。
 第三个故事可称得上“骇人听闻”。 村民畅春英当过兵的儿子因与村支书的两个儿子发生纠纷,被对方用匕首捅死,法院因其不满法定年龄,分别判了12年、3年有期徒刑。丈夫为给儿子讨回公道,四处告状,又猝死在上访路上。常春英为了达到“杀人偿命”的愿望,把儿子和丈夫装在棺材停放在家里,作为为死去的亲人伸冤的筹码。可谁料,她这状一告就是13年!她手中拿到的各级“批示”有厚厚的一沓,但批示过后,就没有了下文。她的家,被村里人称为“死人户”。刺鼻难闻的气味弥漫着整个农家小院,不仅邻里乡亲不相往来,就是亲戚朋友也不再走动。

当梁雨润看到这位农妇举着“冤冤冤”的纸版时,他迸然心动了,他说“这两口棺材多放一天,我的心就不安一天”。梁雨润第二天就直奔法院了解情况,为她争得民事赔偿,还多方做工作让当地政府给帮助了两万了。按说事情到了这一步可谓圆满了,可“百姓书记”却不这样办事,他要眼看着常春英的儿子和丈夫下葬。他紧紧拉着畅春英的手说:“大娘,这些年您受苦了,我们早该来看望您和您没有入土的亲人了。”他走到放着棺材的破屋子里,朝死者毕恭毕敬地鞠躬致哀。这一躬太感人了,是对死者迟到的抚慰,是对工作失误的道歉。他用对人民真挚的爱心,用对党和革命事业赤诚的忠心,化解了人民群众心头的冰霜,终于使死者入土为安,使生者露出了笑脸。
“官可以不当,老百姓的事不能不办。”“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老百姓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呢?为了那些宅基地、承包田、苹果园等生活琐事中的不公,他们常常给我们下跪磕头。难道,应该下跪的是他们吗?不对,应该是那些食人民俸禄却不为人民办实事的官员!”剧中人梁雨润的肺腑之言,如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无数观众被所感动,真是道出了民之心声。
但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等要求能真正落到实处,也变为更多的人民公仆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