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转自守一同道 正道正德)
2016年11月,人民日报发文称,中西医要一碗水端平,要结束中西混业管理的局面,否则中医药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时隔3年,2019年11月,人民日报再次发文,要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瑰宝。
领导人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试想,如果中医不会把脉,不会开方,不再坚持中医思维,那么中医的传统将无以为继。另一方面,如果道地药材不地道,治病救人的中药都“病”了,中医如何能妙手回春?
当前,一些中医药特色优势不再,原因在于“以西律中”。今天的中医被要求用西医的标准来验证,中药有效性需要按西药的方法来评价。
中药西管,逼退了不少灵丹妙药;中医西化,难倒了不少能看好病的民间中医。
中医西医分属两种不同的医学,一旦用西医的“鞋子”来衡量中医的“脚”,便会导致“削足适履”;用西医的方法管中医,结果只会是中西医无法“并重”甚至无法“并存”。
坚持中西医事业并重,就要真正实现“一碗水端平”,激发中医从业者的热情,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努力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在昨天的发文中,我们说,官方已经宣布,中医药在治疗冠状病毒新型肺炎的过程中,全程有效。有读者问,有没有链接,是哪里公布的,昨天已经在留言中回复了那位读者,链接也公布了,下面给大家截图。
2020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文,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可全程发挥作用。
2020年1月28日,环球网报道,要落实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的中央决策,亟需建立中医主导、西医支持的融合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地方多批次中医专家队伍已经赶到了武汉主战场参加救治工作,并多次发布了相关配套政策。
但如何更有序、更有力地落实党中央、领导人要求,发挥中医药优势,彰显中医药责任和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促进以往的中西医结合模式由拼盘、辅助、从属,向“中医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模式”跃升,当下面临着执行层面惯性操作、机械教条、游移不定、落实难到位的严重挑战。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医优势,相关中医专家建议在雷神山医院开设中医病区,实施中医主导,西医支持的救治模式。
中医能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中医发挥实力的舞台。只要给中医机会,中医必能展现实力。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新型肺炎的各个环节都有效,但前提是得有平台。如果能在雷神山开设专门的中医病区,与其他病区实行同样的病人出入标准,包括病房基础设施,全部统一标准,只有治疗方法有区别。
这样,在统一规范,国际认可的传染病救治平台上,施展中医的能力,与其他病区同台共舞,势必为抗击疫情做出中医贡献,有力展现新时代中医有能力“独当一面”的新面貌,推动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实现新突破、跃上新台阶,为实现人民满意交出新答卷。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中医到底行不行,谁说了也不算,唯有疗效说了算。中医不惧怕任何疾病,怕的是没有施展舞台。
在当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邓老说:
“我们附属医院,最贵的一个病人才5000块。”
“钟南山的呼吸研究所,收治病人88例,死亡10例。”
“前头中医没有上去。”
“后来就中医上马了。其中中医介入71例,死亡只有1例,这就说明了中医的疗效了。”
作为当年诊治SARS的定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患者73例,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创造了患者零死亡、零转院、零后遗症,本院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的成绩。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这就是中医创造的抗非“四零”奇迹。
领导人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
才疏学浅,见识浅薄,对这句话小编理解的比较粗糙。小编认为,生命安全那就是在这次疫情中不能倒下,身体健康那就是被感染人员不但要被治好,还不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生命和健康不是儿戏,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在当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西医救治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中医治疗,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邓老的访谈中可以看到。同时,西医的大量激素疗法,造成了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等惨烈的后遗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相反,中医介入治疗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造了“四零”奇迹,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邓老的采访中,中医治疗71例,死亡只有1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两个维度对比,中医都完胜西医。
我们并不是非要分出个胜负,也不是非要指责西医不好,我们只是基于客观事实,来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情况,让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让大家看一例非典后遗症的病患。
非典后遗症患者方渤手捧妻子遗像。61岁的方渤在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无人不知。当年,感染了非典的妻姐夫妇从哈尔滨来北京看望方渤一家,结果方渤夫妇以及女儿女婿均被感染。方渤的妻子和妻姐在这场灾难中不幸病逝。
由于后遗症的影响,两个女儿也分别离婚。离异后的小女儿远嫁东北,再也不回北京。
非典痊愈六月后,方渤被诊断为骨坏死,这是非典治疗中超剂量使用激素引起的后遗症。2005和2006年他分别做了两髋的股骨头置换手术,如今他的双肩和双膝也陆续出现骨坏死。
方渤说:“我全身的骨头就跟石膏一样脆弱,骨头会不可逆转地塌陷下去,直至瘫痪或死亡。”方渤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突然哭起来。
方渤只是非典后遗症病患中的一名,还有很多其他病患与他一样,忍受着非典后遗症带来的痛苦,他们的后半生,注定生活在痛苦当中。十年前,他们是非典幸存者,十年后,他们是非典后遗症的受害者。
不可否认,超剂量使用激素确实使他们幸存了下来,免于死亡,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幸存下来后的生活,真的是生不如死。惨烈的后遗症,让他们痛不欲生。
壮士割腕求生,有时候确实是迫不得已,但那一定是万般无奈之举。医者仁心,只要我们有一点点办法,当然不能看着病患保存了生命,却生不如死。
我们真的没有一点点办法吗?其实不是的。中医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全过程有效的,基本没有后遗症的,这都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必须谨慎使用激素,必须重新审视西医疗法。
在这里要声明,我们不赞同西医的一些疗法,只是在医疗理念上的讨论,并不针对西医生。每一位战斗在前线的西医生,他们也都是白衣天使,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我们不赞同的仅仅是西医理念下的一些做法,这些西医生他们是在西医理念下毕业的,他们所学的也都是这些西医理念下的疗法,他们只会这些,也在用尽他们所能,去帮助每一位患者。
不论从治疗效果看,还是从治疗成本看,中医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疗效好,后遗症少,成本低,这一切都指向了本文开始的论述,那就是打破传统观念,建立中医主导,西医支持的融合模式。
以往,中医并不被重视,中西医结合,也是以西医为主导。经历了非典和这次的新型肺炎两次战役,中医终于用自己的硬实力,再次证明了我们祖国医学的强大。
外国人迷恋中医,中国人却迷恋西医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中西医结合,未来将是以中医为主导,西医作为支持的模式。这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西医,更多的是一种科学技术,这种科学技术,只有在中医理论的框架和指导下,才能发挥出更多的优势。离开了中医理论的指导,这种科学技术就会失去方向,失去他本应贡献的力量,甚至是造成破坏。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医一定会大放异彩,不仅在中国的医疗地位更高,在世界的医疗地位也会更高。是金子总会发光,乌云只能遮挡太阳一时。
愿我们的中医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再立新功,战胜冠状病毒。
愿中医永远发扬光大下去,为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带去疗效好,成本低的真正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