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安兴
潘安兴 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出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政府机关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黄陂辞赋学会会长,黄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作品曾获全国《钰山赋》二等奖。因代表作《中华大家庭赋》的问世被誉为“黄陂首赋”。
12.1 玉屏侗族自治县赋
十万大山之拥抱,云封雾锁;千条飞瀑之珠玑,电闪雷鸣。天工造化,峭壁悬崖之杰构;陆相潜藏,平畴沃野兮纷呈。湘黔交界,云贵毗邻。轩昂大壑,芳馥丘陵。荡漾百流兮抚曲,高山合唱;婆娑万树之摇风,峡谷豪情。茫茫林海,鼓浪松涛兮呼啸;汩汩溪流,游鱼石罅之娉婷。
吊脚木楼,斗榫穿梁之挺拔;飞檐瓦屋,啄牙翘角兮嵯峨。曲槛回廊之结构,摩肩接臂;谋篇布局兮抱团,张伞繁柯。突出鼓楼之统领,相彰山寨兮包罗。形神标志,风雨虹桥之代表;庙会象征,云霓典礼之金科。黑衣白带,男士兮魁梧倜傥;绿褂花裙,女人之秀丽婀娜。
充满生机之土地,耕耘希望;频添喜气之氛围,热烈兴隆。一年四季,月月排档以佳节;每月卅天,旬旬寓教以兴农。万象回春之伊始,为耶胜日;百花绽蕾兮萌芽,添发初衷。三月歌潮起,万人篝火红。藤粑香喷,泥土原生之滋味;乌饭清骄,田畴华贵兮熏风。采穗尝新之神韵,丰收预习;吃粑过节兮畅怀,祝贺笑容。芦笙演奏,八月桂花之绽放;琴瑟抚弦,重阳苦酒之倾盅。朝气将临于盛会,过香接客;热情难却兮萦怀,大宴摆龙。
围兜集会,传统血缘之部落;宴客送宾,宗亲社会兮族居。击鼓欢歌以议事,最高机构;聊天报信以盟规,沉醉醍醐。暖桥习俗,除夕茶盐之憧憬;寄梦风情,明眸方向之觊觎。心灵塑像,萨玛①画图。伟大仁慈之祖母,至高无上;善良淳朴之黎民,顶礼特殊。消灾免祸,每有彷徨兮祈祷;降瑞祯祥,即逢忐忑兮呼吁。古老侗笙之吹起,迎宾祭祀;神奇堂萨②兮敞开,敬酒屠苏。
嗟乎!合族之能歌善舞,非凡才艺;各村兮出口成章,特色风骚。大歌慷慨,流水高山之绝唱;嘎老③啁啾,清音妙曲兮丰标。一领众赓之格局,高低起落;多声唱和兮范畴,上下协调。无指挥,无伴奏,皈真朴,尚雅骄。鸟啼蝉唱,摹拟自然之天籁;水响风和,传真意象兮地嚎。重大之良辰佳节,欢歌荡谷;真诚以贵客佳宾,畅意冲霄。高华嘎索,特别之引人入胜;卓荦非遗,惊奇之创格占鳌。
木兰山樵诗曰:
节日盛装笑靥开,风光满面向将来。
珠玑璀璨辉长夜;翡翠琳琅串玉钗。
祭祖堂中听鼓响,晒棉院内绽花排。
更欣桃李香寰宇,子弟登高畅雅怀。
【注释】:
①萨玛: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己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②堂萨:侗族村寨的神坛,又名“萨殿”、“然萨”。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③嘎老:侗族多声歌,汉译成“侗族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