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王爷庙相传祭祀的是黄帝的兽医马师皇,但庙内所供奉的却是马灵耀,即后人所称的马王爷,因此,现在人们所认同的马王爷,实际上是兽医之祖马师皇与火神爷马灵耀二者相统一的神灵的化身。上天赋予他神圣的职责是既管马、又管火。马王爷原本是王母娘娘的龙马,因为犯了错误,被“下放”到人间投胎于马氏金母。生下他后取名马灵耀,其神诞是农历九月十八日。
灵官马元帅的履历,他本来是如来身边的至妙吉祥,因他毁了’[焦火鬼坟],违反了佛教的教义,罚他下凡,投胎一马姓人家。母亲叫他“马灵光”。马王爷出生时皮肤是白色和雪一样,身上藏有金砖火丹。对火独钟,常用火降伏魔怪,所以人们又把称为民间的火神。他曾经多次显圣,降五百火鸦、杀东海龙王、为救慈母曾大闹地獄,直闹得诸神不安,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觉得他是个天下将才,封其为真武大帝部将。护法天界,成为真武大帝手下三十六位天将之一。因其功德卓著,深得真武大帝信赖,奏於玉皇大帝,又追封其为‘火部兵马大元帅’,称号又加了马天君、马灵官,还称他为华光大王和华光大帝,使其名声越来赿大。
在远古的春秋时代,這天马王爷在庙里心烦意乱,便带手下一班人到河北地面巡察。当时能工巧匠鲁班这天正同妹妹鲁姜比赛本领,打睹一夜之间可在赵州河上建造一座大桥,使人们行走方便。因桥设计即新颖又坚固,被世人推荐为木、石、水、泥、画的全能工匠始祖。因得到各种人的赞誉,使一生谦虚的鲁班也一时冲动说了一句大话:“我造的这座赵州桥,即坚固又耐用,无论多重量的载荷,在桥上过都不会出问题。”话说的轻巧,却引来众神仙的不满,首先引来蓬莱阁好事的诸神仙的试探,张果老暗暗调动三山五岳一起放到驴背上,就放好他的大搭裢,并信心十足的向鲁班笑了笑,便倒骑毛驴开始过桥,鲁班不以为然,觉得就你们我这桥不会有事,谁知不一会桥开始摇晃,鲁班赶紧下到河里,双手撑住墩桥,桥才停住了摇晃。说明赵州桥虽不是豆腐渣工程,但桥上却深深地留下驴蹄印,至今仍留在桥上。另外,财神爷手推一辆车也过来了,鲁班本是要休息会儿的,谁知这车刚上桥,桥身就“咯叭”作响,摇摇欲坠。鲁班急起身又跳到桥下,双手托着桥的拱腹,桥这才平安无事。原来,财神爷的车上的确载着泰、华、恒、衡四座名山。张果老和财神爷说了声,“桥修得不错,就是你的眼力差了点儿。”说罢扬长而去。鲁班懊悔地摸着左眼说,“有眼无珠,不识泰山,要它何用?”。说着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抠出,摔在桥上。谁知这只眼珠转眼间变成了一颗玲珑剔透的夜明珠,滴溜溜顺桥面一直滚滑至桥膀。恰巧,正被迎面而来的马王爷和牛王爷看见。他俩突然发现前面有一颗银光闪闪、活蹦乱跳的珠子,心想:“是谁把这么珍贵的珠子丢在这里呢?丢掉怪可惜的。”于是,马王爷他信手检了起来;可他扭脸一看,牛王爷要来抢,他灵机一动"啪"的一声,慌张中就把这颗珠子按在了自己的额头上,成了三只眼。
由于鲁班爷扔了自己的眼珠后,再也不肯再拿回来,所以,现在木匠吊线时就都用一只眼。
而马王爷变成了三只眼以后其神威就更大了。他的这第三只眼还是一只能够分辨事非曲直的神眼(马王爷三只眼的性质分别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总体是火神的象征)。
马王爷的故事至迟到了元代就己经在民间流传,明代更编为杂剧广泛演唱。明人余象斗根据《三教搜神大全》的内容编了一部《五显灵官大帝华光王传》,又名《南游记》此书收入《四游记》中。余象斗把一篇五百来字的履历表,演为一部四卷十八回近万字的小说,增加了许多情节。至妙吉祥因烧死独火鬼,被如来贬到马耳山娘娘腹中投胎.为父报仇,杀死龙王.大闹琼花会后,自号 “华光大王”。此后主要敷衍华光救母故事、闹天宫、闹人间、闹地獄,终于皈依佛教。于是华光永镇中界,万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万利,读书人金榜题名,(感显应验,永受祭享)。
世代相传在每年的农历6月23日,是祭马王爷的日子。此外人们还常在八、九月间举行“华光酷”,祈求免除火灾,长年康顺。祭品一般是一头全羊而不用猪,理由是马王爷在教,不享黑牲。马王爷的神像除庙堂外,一般都供在马厩,有时也出现在驿站。马王爷的神像多为红面多须,狰狞恐怖,四臂或六臂,手执刀枪,身穿披甲,马王爷面上塑有三只眼,其中一只眼塑在额头位置。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