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锅
新蔡县思源实验学校 高东升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地锅,我家也是,我爸是个支地锅行家,我爸就用几十块砖一个多小时支好一个地锅,省柴火又做饭快,邻居也经常找我爸帮忙支地锅。
每天早晨,我妈用地锅蒸一锅红薯,中间用小盆放一盆水,周围再贴上几个锅巴馍,我们一觉醒来,可以用那盆水洗脸,吃红薯,遇到比较干面的红薯,咽的眼泪都出来了,妈妈赶紧拿来温开水,我们喝下去,不一会才缓过气来。那时吃锅巴馍就蒜泥或者就自制的酱豆,那就是人间最享受的食物了。现在只有回味那种美。
逢年过节,我妈爱用地锅做猪肉炖粉条,或者鸡肉炖萝卜,那时候我们都是做满满一大锅,我们每人都能吃上两碗,实在咽不下了才肯放了碗筷,然后是捂着肚子,被撑的疼,妈妈总是笑我们太贪吃,让我们躺在床上不准动,你还别说,躺下是好些,现在想想那时是地锅做饭太好吃了,也并不是我们贪吃。
有时我爸会用擀面杖手擀面条,我有时帮忙烧火,虽然那时没有青菜下锅,煮熟了打两个鸡蛋,再舀一勺香油,有那种香飘十里的感觉,邻居路过我家总说我们家地锅面条真香。
地锅幸福了我的童年,让我吃到了现在很难在县城吃到的东西,地锅馍的焦黄,地锅稀饭的醇香,地锅面条的爽口,都深深埋在记忆的深处,让那美味佳肴存封起来,永远保持那种新鲜,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高东升,字端,号明辉,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栎城乡栎城村人,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新蔡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新蔡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汝南,河南大学,周口师院学习,曾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获得驻马店市骨干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我的父亲》、《母亲》、《栎城烧饼》、《任芝铭故居》、《晨会》、《扶贫路上》在《天中晚报》和《都市头条》发表。他,阳光,有活力,热爱运动,喜欢跑步,轮滑,游泳,钓鱼,酷爱写作,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记录下来写成随笔,语言通俗,来自于生活,或许能激起你小时候的美好回忆,现已完成随笔第一卷,第二卷,以后会有第三卷,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