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主编:兰馨月儿

乡愁
文/苏凌
乡愁
是娘年轻时温存的双手
天还没亮就把小小的我
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起来
为我背上小书包,送我上学堂
乡愁
是娘生火做饭的柴火灶
从柴火灶烟囱吐出的袅袅炊烟
染白了离娘千里的我
曾经满头的黑发
乡愁
是娘的老屋檐下
那张纵横交错蜘蛛网,而我
便是夜夜梦中
那只甘愿自投罗网的飞蛾
其实呀,乡愁
就是娘佝偻的背影
就是娘头上数得清楚几根的丝丝银发
就是娘一身皱褶的皮肤
就是娘抓在手中那支不长的拐杖
何处是人一直在路上寻找着的香格里拉
故乡就是一个走累了的人
寻找了一生的香格里拉,娘的怀抱
就是我的香格里拉
娘在哪里,那里就是我永远的故乡
2019年11月4日于广州

故乡的竹子
文/苏凌
南方的秋风从北方姗姗姗来迟
故乡的竹子就愁瘦了一圈
长长的腰杆也日比日弯了些
这些年,竹子的心
也一年比一年失落多了
城市的脚手架
早己用钢管替换了竹杆
乡村的生活用具,箩筐
箥箕,也基本上给塑料
不锈钢制品替代了自己
竹子总感觉成了时代的弃儿
故乡的竹子呀,谁也阻止不了
向前滚动的历史车轮
我也不知道
如何来安慰你空虚的内心
我只能轻轻地告诉你
不要唉声,不要叹气
挺直自己的腰杆
向你头上的蓝天
争取更多的阳光雨露
向你脚下的土地
吸收更多的乳汁
明年的春天,我想听听
破土而出的笋尖
吱吱拔节的诗意之音
外出的故乡人也不曾忘记
千年以前在远离故乡的月夜
轻吟浅唱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生漂泊不定的老诗人
能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意生活
现在,远离故土的我们
只要每一天能听见你一声轻轻的回报
留守的你,你留守的故土,留守的村庄
平平安安,就已足够美好


行走在夜色中的花城广场上
文/苏凌
滚烫的落日
沉入了珠江开阔的江面
煮沸了一江悠悠流趟千年的有情水
暮色四面笼罩,烟波江上的白鹭正归巢
我却行走在花城广场上
惊动一团雀跃而起的鸟啾声
令矗立着东塔西塔的石屎森林
都活跃了起来
珠江三千的弱水
将插入云宵的广州塔影
在水中央摇摇晃晃
夜色下的小蛮腰更是婀娜多姿
而今夜,广州所有的星星
都攀附在广州塔上眨着眼睛
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塔尖之上
清悠悠地照着,在小蛮腰低处
低矮,斑驳,而孤寂的赤岗古塔
也照着一个外乡人
在这座繁华都市的夜色中穿行着
一颗孤独地思乡的心


白云湖
文/苏凌
一面湖泊
就是大地的一滴泪珠
白云湖
就是镶嵌在广州北
一滴蓝色的泪珠
至于是伫立在湖畔边
那枝消瘦而满头白发的芦苇
因久违的乡愁而滴落的泪
还是那棵静默地站在水岸边
顾影自怜的外来落羽杉
因思念远在远方的另一棵
而流下相思的泪滴
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只知道
白云湖这滴澄澈的大地泪珠
似一面心水清明的镜子
能照清于临水栈道中徘徊不定
想着远方的家的半百男人
脸上岁月沧桑的愁容
内心万古悠悠的孤寂

立冬
文/苏凌
行走在广州的街头
热辣辣的阳光
让人都忘记了节气的交替
今日又是立冬时
立冬时刻
北方
雪花漫天飘零
广州
珠江两岸,风和日丽
鸟语花香
你看珠江河畔
异木棉花正开得风骚
你看那立交桥上
三角梅正开得热烈
比北方围炉红彤彤的炭火
还温暖人心
秋冬之交
你在北方的大风里看黄叶纷飞
我在绿意盎然的广州街头
想你,我亲爱的燕子
广州的冬天不下雪
2019年11月8日立冬

【诗人简介】
苏凌,广东茂名市电白区人,长居广州。摄影,文学爱好者,喜欢以诗歌方式表达人生情感,时有作品发表,因生长于农村,作品充满乡土气息!

【主播团长】
江帆,原名江辉。现在新疆喀什工作。喜欢诗歌,热爱朗诵。诗歌和朗诵作品散见于部分网络微刊。愿意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在文字的花园里徜徉,让灵魂浸染诗歌的芬芳。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今音 蓝棠 西风
美术顾问:
一现飞鸿 柯林胶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江帆 紫菱菱 京鸽
曹钧 宽厚的微笑
小薇 笔墨丹青 岁月如歌
蓝调 乐笙悠悠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编辑工作室
九、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