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共和国的第一公子,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儿子,透过这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他是多么的严于律己。就在这封书信的一年后,他血洒朝鲜,牺牲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反观有些官二代,动辄拉大旗作虎皮,处处打着老子的招牌为所欲为,贪赃枉法,谋取个人利益,相形之下,后者是何等的渺小卑劣......
三立同志:
10月24日
书信花絮:
“毛岸英牺牲了!”母舅向三立悲痛欲绝
建国初期,由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成了国家的领导者,这些人民领袖家乡的亲属公然要官、要钱的事时有发生。为此,毛泽东十分生气。他要求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必须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坏传统。他对待此事的办法是:要官,一个也不给;家中有困难的,可从自己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
向三立到北京不久,曾给毛岸英写信转述杨开智想请毛家为其安排官职的意愿。十月二十四日,毛岸英给向三立回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长信,其中说:
来信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为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毛岸英写给向三立的信,使向三立极为感动,深受教益,这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说毛泽东听说儿子收到了老家的来信,遂让秘书把毛岸英找来,当面询问:“你收到湖南家乡谁的来信了?”“是表舅向三立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内容?”“他在信上说,我们家的一位亲戚,希望能在长沙谋个厅长方面的位置。”
毛泽东一听震怒不已,当即吼道:“什么?他希望通过你这个所谓的太子,在长沙谋个厅长方面的位置?”
“对!”
“什么?你还理直气壮地说对?”
毛岸英原则性很强,他一听父亲说话的口气以及质问的内容就有点不服,遂肃然立正,一本正经地说:“请问主席同志,您说我应该怎样回答呢?”
“你……”毛泽东正想大发雷霆,一看毛岸英的样子,遂又改变了口气,“你是如何回答这位表舅的?”
毛岸英从衣袋里取出两封信,双手递给毛泽东,说:“您看看吧,一封是表舅写给我的,另一封是我写给他的回信。”
读罢毛岸英写的回信之后,毛泽东陷入了沉思。站在一边的毛岸英看着父亲那深思不语的表情,也许久许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顷刻之间,整个菊香书屋的氛围显得是那样的凝重,似乎连空气的分量也增加了。最后,毛岸英终于猜出了父亲的心事,他为了能让父亲尽快地从这些人间琐事中解脱出来,小声地叫了一句:“爸爸!”或许是毛泽东由此想得实在是太多了,他竟然没有听见儿子的呼唤,继续沿着他的思路在深沉地思索着……
“爸爸!”毛岸英提高声调又叫了一声。
毛泽东终于从沉远的凝思中回到了现实,有些愕然地问道:“你叫我有什么事吗?”
“我想知道爸爸看了我写的回信的感想?”
“好!”毛泽东笑了,十分满意地说,“像是我的儿子!”
恰在这时,周恩来走进了菊香书屋,有点茫然地问道:“岸英就是主席的儿子嘛,何来像是主席的儿子?”
毛泽东突然朗声大笑起来:“总理说得对,岸英就是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