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散文】秋之黄昏
人的气质与品性是由内心世界决定的一一晨曦
明明是秋季了,但气侯仍尤夏天。坐在露台才一小会,己经出汗,本想仔细观察江南的秋之黄昏。却品出了塞外夏天的感觉。
但秋风,还是缓缓地来到了人世间,阵阵桂香入怀,衣襟溢香。阳台上的莲叶醉倚在破损的缸里,这一夏,它仍然未开。几枝吊兰在风中自由摇弋。米白的花,己经凋谢,目光之处,尚留暗香。
帘外,惠山的植备颜色深了几许,己有枯黄的叶子沾濡了秋气,开始有了凋落的迹象。但,在这缤纷繁华的江南城市,不知是否;还会有人如我这般的为它驻足。
忽然,风中有一片叶子从我眼前飘过,我看到了一个孤单的影子,在季节里离去。它不急不缓,随心随意,那自然飘落的姿势,着实令人羡慕。
它刚从夏梦里醒来,甚至还带着几分朦胧的睡意,还未完全明白这忙碌的世界,因何人们如此疲惫地折磨自己。就以季节的召唤而轮回在六道里了。带着它茫然不解的生命的之谜。
但幸运的是;它必竟只是一片叶子。它所有的空虚与怅惘,都是我强加给它的。是我的文字强加给它的。
或许,是人到中年总会在季节里联想。上苍既给予我们生命,又赋予我们智慧,却始终不告诉我们生命来去的因缘。这可能确实是我们活着的最主要的理由。
当有一天,我们走进这黄昏的暮色里,当我们记忆滞缓,目光痴呆时,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若能自由自在地,简单而健康地活着,有多可贵。
曾经的浮华,都会如烟云一般霏然消散的,甚至可能找不到一丝痕迹,青年时的佼好的容颜,未经雕琢的盛气,都会被这岁月消磨贻尽。
惟有,去寻幽僻一隅,安然终老。到那时,听着远寺的磬声,和着虔诚的诵经声,若有儿孙尽孝膝前,便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了。
但这绝非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命虚度。我们要有“贫家净扫地,贫妇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的生活态度。
古人说:“人穷志不穷。”更何况,物质上的匮乏并非真正的贫穷,人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去改变这一境遇;精神上的潦倒才是真正的穷困,它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心灵,使人沉沦堕落。
一个家庭物质生活清贫,但能够做到窗明几净;一个人生活俭朴,但能够衣着整洁,说明这样的家庭和个人在精神上是追求上进的,是值得尊重的。
在困窘的时候仍能保持操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比起那些生活富足却欺世盗名,道德卑劣的人,不知要尊贵多少倍。
人的气质与品性是由内心世界决定的。一个精神富足、内心美好的人,虽然生活得清苦,依然能散发出迷人的气质,理应受到世人的尊重和敬佩。
此刻,暮色己重,十方闭合。我坐在这秋夜里,重温着刚才这黄昏里的感悟。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